江西彭泽县稳定提升“绿色水产”产业链-m6米乐网页版

当前位置: m6米乐网页版-m6米乐app >> 正文

国内渔业

江西彭泽县稳定提升“绿色水产”产业链

撰写时间:2021-03-01 [来源:消费日报 ]

字号:
打印

近年来,江西彭泽县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大力发展稻虾稻蟹综合种养产业,形成了以虾蟹为主导的“绿色水产”产业链,以彭泽为龙头的江西鄱阳湖小龙虾产业集群项目,成功纳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审核批准建设的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彭泽先后获得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国家级稻渔综合养殖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稻虾稻蟹核心种养区升级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基础再造,稳定“供需链”

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跳出传统水产养殖的小户分散经营模式,向龙头带动、合作经营的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园区汇集,进一步畅通市场循环,推进消费升级。

一是“园区 基地”,再造设施基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加快土地集中流转,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2.37万亩。按照“3个80%”(全县80%的土地实现流转,流转土地的80%集中在农业园区,农业园区的80%土地用于发展虾蟹产业)的目标,大力推进“一乡一园”工程,发展“一虾一蟹”产业,对适宜发展稻渔产业的低洼田,统一进行高标准改造,让“小田”变“大田”、“差田”变“好田”,形成“田成块、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电成网、网到户”的稻渔共作基地。目前,全县共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5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9家、县级农业示范园17家。

二是“企业 大户”,再造组织基础。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一虾一蟹”产业的实施意见》等奖补和财政保费补贴政策,创新“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塘长制”,改变过去龙头企业“大包大揽”的经营方式,将集中流转、高标改造后的标准化种养田分块切割,引导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承包经营,由龙头企业统一育苗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原料采购、统一回收销售。现已培育50亩以上规模养殖主体270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县级龙头企业44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

三是“商贸 物流”,再造市场基础。积极消除疫情影响,加强产销对接,畅通市场循环。围绕打造“服务全省、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水产集散中心目标定位,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343亩的1万吨彭泽鲫、2万吨虾蟹精深加工、1万吨智能化冷藏(冷链、保鲜、速冻)库、2万吨小龙虾活储的标准化厂房项目,不仅能满足全省虾蟹产品仓储、加工、冷链运输的需要,还可为周边省份提供虾蟹产品服务,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加工产值30亿元;线上线下齐发力,进一步拓展销售网络,发展147家鄱阳湖品牌农产品专营店,与淘宝、京东、天猫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目前彭泽成为全省最大的虾蟹产出地,2019年养殖小龙虾12万亩,年产量1.5万吨,年产值5亿元左右,2020年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扩大至14万亩,活储能力达5000吨以上,加工产量8000吨以上。

科创赋能,提升“价值链”

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依托,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向水产业各个环节覆盖渗透,为水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一是以“生态 ”提升“含绿量”。积极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在高标准农田栽种有机稻,套养大闸蟹、小龙虾、鳖、泥鳅、彭泽鲫等优质高效水产品,实现“田面种稻,水体养虾,虾粪肥田,稻虾共生”。引进北京地福来公司,通过微生物菌种改良的办法,清除水土中的农药、化肥残留,消除农业面源污染,土壤有机化改造达到100%。严苛的环保标准和优良的自然生态,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绿色优质,园区出产的虾、蟹、稻均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绿富美”牌大闸蟹、“鄱阳湖”牌小龙虾、“芦花”牌彭泽鲫等水产品牌走俏市场。

二是以“智慧 ”提升“含新量”。在虾蟹养殖基地、繁育基地,建起视频监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质量追溯系统、远程诊断系统等,通过智慧平台监测基地全景实况;将智慧平台与手机app相连,实时传输水温、溶解氧、ph值等数据,操控增氧机、投饵机、控水开关等设备只需“一键操作”即可。农业生产管理从过去“凭经验”到现在“看数据”,更加精准高效,减少了大量辛苦繁重的户外作业。

三是以“科技 ”提升“含金量”。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联合武汉水生物研究所、南昌大学、九江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建立科研基地和实验田,创建了彭泽鲫院士工作站,打造了全省首批农业科技小院——江西彭泽虾蟹科技小院。9位专家和研究生团队常驻农业园区,研究发酵麸皮投喂及土壤改良技术、稻杆分解技术、“内增氧”技术、水稻富硒技术、微生物发酵虾蟹壳提取壳寡糖技术等在水产业的实际应用。其中从虾蟹壳中提取的甲壳素和壳聚糖技术,将无人问津的虾蟹壳“变废为宝”,广泛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农业、化妆品等领域,大大提升了产业经济价值。

结构重塑,延伸“效益链”

突破“乡村的产业就是农业”“农业的功能就是提供农产品”等传统思维定式,进一步重塑产业结构,畅通产业循环,实现产销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接二连三”多业态叠加,大大提升了虾蟹产业的综合效益。
一是“农工融合”实现产品效益“再深化”。充分发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规划建设了面积800亩的虾蟹精深加工区。引进九江凯瑞、松源水产、中梁农业等多家龙头企业,建设了集开发、生产、观光、科普、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产加工项目,完善了活体仓储、虾蟹加工、饲料生产、配送检验等配套服务。凯瑞公司投资4.6亿元,建设了小龙虾虾尾自动化生产线1条、小龙虾口味虾生产线3条、液氮速冻流水线3条、甲壳素提取生产线1条、虾仁液氮流水线1条,打造了全国最大、标准最高的单体龙虾加工厂,一天能够收购龙虾近400吨,加工熟食龙虾2万盒,产值约1200万元,能带动800多人就业。凯琛科技致力于打造鲜活水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其掌握的鲜活水产品低温暂养集成化技术,可以使成体小龙虾存活期延长5个月。通过熟食加工和活体存储,大大延长了虾蟹产品市场周期,填补了季节性市场空白,降低了经营风险,保证了产业稳定。

二是“农旅融合”实现产业效益“再延展”。随着虾蟹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带动了周边的乡村旅游业兴起,形成了以虾谷、绿谷、花谷、曼谷、药谷为主体的“五谷丰登”景象,体验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在凯瑞生态农业园,建起了赣北最大的台钓基地、科技农业展示厅、农耕博物馆、牡丹园、玫瑰园、农夫diy坊等众多景点和项目,每年游客接近100万人次,可实现产值30亿元。每年举办的鄱阳湖清水大闸蟹文化艺术节、龙虾美食艺术节、农民丰收节、农民运动会等大型节会,进一步积聚了人气、名气和商气。

三是“农新融合”实现产出效益“再扩大”。虾蟹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三新经济”和“第六产业”的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有效畅通了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围绕虾蟹产业衍生发展的种、产、销、品、游“一条龙”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如:打造了大学生创业基地、虾蟹学院,吸引聚集起了一批乡村“创客”、电商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人才等“新农人”,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过亿元;打造了小龙虾繁育基地,通过小龙虾良种选育、规模繁育等技术,进一步巩固了全省最大虾蟹产出地的地位;打造了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宿村、异域风情特色的小木屋群、自然农家风味的虾蟹小镇、深受市民欢迎的吃货广场等,有效推动了消费升级,吸引了八方游客,带动了周边群众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出处:消费日报)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