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期就开始,中国渔民就以南沙群岛为渔业捕捞基地并持续不断进行开发和经营。但是,由于南沙海域天气海况复杂,渔业生产作业保障设施缺乏,因此,在此海域生产作业的渔民时常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提高我国南沙捕捞和养殖渔民生产作业的安全保障和服务水平,促进南沙渔业健康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李纯厚研究员建议国家应尽快加强南沙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议文稿《促进南沙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亟待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刊发在6月30日农业部网站“政务动态”栏目。
文稿发表后,备受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凤凰资讯网、搜狐网、东方财富网、东方网、中国财经网、中国星火网及地方政府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
全文转载如下: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发现并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最早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中国人民从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期就开始利用和开发南海,中国渔民最早以南沙群岛为渔业捕捞基地并持续不断进行开发和经营。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沙渔业一直延续发展至今,作业活动遍及南沙海域所有渔场。
但是,由于南沙海域天气海况复杂,缺乏基本的渔业生产作业保障设施,在此海域生产作业的渔民时常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南沙捕捞和养殖渔民生产作业的安全保障和服务水平,促进南沙渔业健康持续发展,南沙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1、自古以来,南沙就是中国渔民传统的生产水域,南沙渔业历史悠久
据考证,早在汉武帝时代,我国海南岛渔民就开始在南沙海域从事渔业生产活动。唐宋时代,逐步成为我国渔业主要海域,并形成了每年冬季借东北季风驾船南下南沙群岛及海域作业,次年夏季乘西南季风返回和补给的生产生活模式,明清时代,发展进入兴盛时期,中国渔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逐步认识和掌握了南沙群岛各岛群间路程的远近与方位,各处水道和礁石的深浅,各岛礁地形的特点,以及航行与季风、海流和飞鸟等的关系,并用文字给岛礁取名,详细记载生产航线,航海要素和渔获种类等,这些宝贵经验集中记载在海南岛渔民世代相传的《更路簿》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沙渔业一直延续发展并已形成一定规模,不仅南海区的广东、广西、海南以及港澳流动渔船均有在南沙群岛海域从事渔业捕捞生产活动,而且在南沙的部分岛礁开展了渔业养殖生产。目前,我国每年赴南沙海域生产的渔船近千艘,渔业生产作业活动遍及南沙海域所有渔场;同时,我国渔民已在南沙部分潟湖内从事深水网箱养殖,并取得良好效果。
2、南沙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南沙海域面积广阔,存在深海、岛礁、陆架等多种地形地貌单元,生态类型多样,生物种类繁多,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海洋地理环境,南沙渔业资源可大概划分为深海区资源、岛礁区资源和陆架区资源。深海区资源分布于南海海盆和岛礁之间的深水海域,主要包括以鸢乌贼(sym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为主的大洋性头足类,以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es)、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为主的金枪鱼类,以鲣(katsuwonus pelamis)、圆舵鲣(auxis tapeinosoma)以主的鲣类。岛礁区资源分布于南海珊瑚礁及其边缘海域,生物种类繁多,盛产礁栖性鱼类、龙虾、海参等,小型中上层鱼类也较丰富,包括以细鳞圆鲹(decapterus macarellus)、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为主的鲹类,以扁舵鲣(auxis thazard)、鲔(euthynnus affinis)为主的鲣类;陆架区资源分布于南沙群岛西南陆架海域,与南海北部陆架类似,是重要的鱼类资源富集区,经济种类较多,底层和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都较丰富。
2012年以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对南沙群岛及整个南海外海进行了持续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南沙渔业资源现存量约200多万吨,夏季高达260多万吨。鸢乌贼(s. oualaniensis)是南沙海域最重要的中上层经济种,其次是金枪鱼类(thunnus.sp)和鲣类(katsuwonus.sp),主要出现于南沙中北部海域,鲹类(carangidae.sp)为第三优势渔业种类,整个南沙海域均有分布,此外,鲷类(sparidae.sp)、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天竺鲷类(apogonidae.sp)、枪乌贼类(loligo.sp)、蛇鲻类(saurida.sp)、金线鱼类(nemipterus.sp)均具有一定资源量,主要出现于7°n以南陆架海域。
3、渔业基础设施缺乏成为南沙渔业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
南沙群岛海域辽阔,海况复杂,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发,目前相应的渔业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珍稀保护物种保护和安全管护设施不足,科技对南沙渔业的支撑明显不足等,严重制约了南沙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渔业的发展必须以渔港为依托,特别是外海渔业,对避风、补给等基础设施依赖性很强。目前我国在南沙还没有渔业生产必要的渔港、避风锚地、补给等配套设施,渔船渔民无法得到补给、渔获物转运、医疗救治、机械设备维修等生产安全保障服务。因此,非常有必要发展渔用码头、渔船补给基地和避风港、渔业安全通讯指挥管理系统等,形成集生产指挥、教育培训、科研试验、补给加工、船舶维修、医疗救助为一体的渔业综合基地。
同时,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南沙海域非法捕捞保护物种的现象存在愈演愈烈的趋势,如砗磲贝类、海龟和红珊瑚等。库氏砗磲和鳞砗磲已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近年来的过度捕捞使砗磲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而急剧减少。红珊瑚生长慢,寿命长,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采捞过度的问题十分突出,资源日趋濒危,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五种国际贸易公约》。个别渔民在珊瑚礁海域炸鱼及拖扒贝螺的作业方式,也对在礁表生长的珊瑚造成致命打击。此外,加强南沙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急迫需要相关保护救护设施和管护设施。
4、加快推进南沙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在南沙海域建设渔业生产必要的渔港、避风锚地等后勤补给设施,建造海上综合补给船队,以便为海上生产的渔船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物资补给。
其次,尽快实施渔业生产安全保障工程如应急救助、医疗等的建设,包括建设渔业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大幅度提高渔业海难救助能力。
第三,大力提升南沙渔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技术在南沙渔业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使渔船随时随地“看得见、联得着”,并推进南沙渔业科学数据集成与共享共用,避免和减少渔业生产安全和涉外事件的发生。
5、南沙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务必科学设计,兼顾生态保护
南沙海域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高,尤其是独具特色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分布较广。因此,在南沙水域的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应以生态系统管理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实施科学设计,科学建设,加强生态保护。
首先应确实保护好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南沙海域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聚居地、海洋生物基因库和海洋药物资源库,应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保护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前应进行珊瑚礁水域的生态环境基础调查,根据珊瑚礁的面积、发育状况及生物多样性进行区域分类,在珊瑚礁面积大、生物多样性高的区域,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当前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的区域实施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经生态环境影响论证后,在不干扰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和不影响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开展南沙渔业设施基础建设。
其次,确实保护好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及生物多样性。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应在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确保生物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切实做好重要经济种类和珍稀濒危物种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重要水生生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加强重要水生资源繁育区的保护,严格渔业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并建立海上重大污染事故应急体系。以确保南沙重要生境的完整及保证生物多样性水平。
第三,适时开展重要土著和关键生物资源增殖养护。南沙水域的生物资源具有典型的岛礁生物特征,南沙群岛是我国珊瑚礁鱼类、贝类、棘皮类、爬行类等经济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的聚集地,如棱皮龟、冠螺、大砗磲等。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注重开展对生物资源的增殖养护工作,增殖放流当地土著的游泳能力弱、移动距离短的主要经济种类,以降低基础建设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并保障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日期:2015-06-30 15:30 作者:李纯厚研究员 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