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所专家赴珠海现场指导海洋渔业台风灾后复产工作-m6米乐网页版

当前位置: m6米乐网页版-m6米乐app >> 正文

所内要闻

南海所专家赴珠海现场指导海洋渔业台风灾后复产工作

撰写时间:2017-09-01 [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

字号:
打印

  8月23-27日,超强台风第13号“天鸽”、第14号“帕卡”相继在广东沿海登陆,正面袭击珠海、台山等地,带来严重的风、雨、浪、潮影响,给当地水产养殖业造成了沉重打击。8月29-30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迅速行动,派出渔业生物病害防治、渔业工程、水产养殖与遗传育种等领域专家14人,与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联合组成工作组,分3组先后深入到珠海的莲洲镇、白蕉镇、红旗镇、乾务镇、桂山岛、蜘洲岛等水产养殖生产一线,及时了解受灾情况,赠送《养殖池塘环境调控技术》、《死伤死鱼无害化处理》、《台风灾后复产技术措施》等技术资料,现场答疑解难,为当地海洋渔业台风灾后复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指导服务。

  在珠海各地,南海所专家重点考察了受损严重的德阳水产、龙胜种苗场、长丰虾苗场、粉洲村、海绿水产、湖江水产、育成种苗场、昭信村海鲈合作社、灯笼村、新环村、六乡片区、石狗村等水产养殖受灾情况,包括详细了解养殖设施、池塘条件、受灾养殖品种的数量、规格及无害化处理等情况,并通过与受灾地区的水产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合作社带头人、养殖户进行座谈交流,了解他们对灾后复产的技术需求和有关问题,并进行了现场解答。其中,成果转化处处长翁雄研究员、渔病室主任王江勇研究员、渔工室副主任张家松副研究员,针对德阳水产公司的澳洲龙虾育苗工作,分别从种苗繁育科技合作、病害防治、循环水养殖等方面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复产指导,并提出用工厂化循环水标粗龙虾苗提高成活率的建议;对长丰虾苗场的斑节对虾及刀额新对虾的育苗及标粗方面也提出了技术建议。养殖室区又君研究员对龙胜公司的四指马鲅育苗与养殖等复产关键技术提出了指导意见。郭根喜研究员、陶启友副研究员、黄小华副研究员等网箱领域专家分别带队到桂山渔港、枕箱、大小蜘洲等地了解深水网箱养殖企业与养殖户损失情况,结合灾后受损实际阐述了网箱工程设计与养殖区域规划的重要性,探讨了一些网箱改进的新技术,指导网箱养殖户灾后复产工作。

  南海所在超强台风“天鸽”、“帕卡”刚过境即派出专家组赶赴珠海重灾区第一线,与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联合开展灾后技术服务工作,切实体现了作为渔业科技“国家队”的产业服务和支撑功能,有力地增强了受灾养殖户的复产信心,受到当地渔业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广大养殖户的一致好评。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二维码
开始分享
网站地图